当前位置:

登科后

作者:【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拼音:

xī rì wò chuò bú zú kuā ,jīn cháo fàng dàng sī wú yá 。

chūn fēng dé yì mǎ tí jí ,yī rì kàn jìn zhǎng ān huā 。

注释:

1) 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称登科。

2) 龌龊: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 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 放荡: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 思无涯:兴致高涨。

6) 春风:在春风中。唐代进士考试在秋天,发榜则在来年春天,故云。

7) 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8) 疾:飞快。

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创作背景:

此诗前两句将作者过去失意落拓的处境和现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进行今昔对比,突现今朝跃入新天地时的思绪沸腾;后两句说他在春风里洋洋得意地跨马疾驰,一天就看完了长安的似锦繁花,表现出极度欢快的心情。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自以为可以改变贫穷、窘迫的现状,可以龙腾虎跃一番了。他按捺不住喜悦得意之情,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祖籍山东平昌(今德州市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 [14] [16-17]

少时隐居嵩山。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曾两试进士不第。贞元十二年(796年),年四十六时才中进士。贞元十七年(801年),至洛阳参加铨选,出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孟郊抑郁失志,遂辞官。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元和九年(814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谋,试大理评事。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于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且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代表诗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愈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所以反倒是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余庆任孟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而往。同年八月二十五日(814年9月12日),孟郊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中唐简介:

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即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共69年。这是一个乱丝密网的朝代,因为超大的领土、繁杂的民族、复杂的信仰和众多的人口经过大规模战乱之后,中唐的矛盾之多,问题之多,很难找到有一个朝代能跟中唐相比。

所有朝代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皇位更迭、宦官专权、外戚乱政、藩镇割据、朝臣倾轧、边患频发等等,都能够在中唐找到。你根本无法把初唐与盛唐的那种气象与中唐挂上钩。文学方面:诗歌数量、流派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穿整个中唐。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恒星诗词  2024-04-23  阅读量:234